对于纯电车而言,电池安全是一个最低严苛标准,且不设限的硬性指标,它不仅是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此,各大车企都致力于研发更高安全标准的电池技术。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到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再到东风风行的铠甲电池,新的电池技术层出不穷。那么,上述提到的三款电池技术,到底谁的安全性更胜一筹呢?我们不妨盘点一下,这些车企围绕电池安全做过的试验和挑战,来进一步分析和比较。
无惧冰冻、水冲、整车火烧的铠甲电池
东风风行的铠甲电池,近日做过一次国内首次公开的挑战——TOP Grade风行雷霆铠甲电池“驭电闯火路”极限测试。铠甲电池顺利通过了电池包的极限低温、高压冲水,以及让风行雷霆整车烈火穿行的三大炼狱级挑战,最终获得了“极限电安全之星”荣誉认证。
在具体测试场景中,测试人员模拟了北方冬天的极限低温场景,将铠甲电池静置在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中8小时。等待电池恢复常温之后,测试人员便将其转移到专业的高压冲水试验室,用水温80℃、水压10000kpa的高压水枪,对铠甲电池进行全方位持续喷射。
最后,铠甲电池被装回风行雷霆,转移到最后一个测试场地——200米长的千度烈焰火路。搭载铠甲电池的风行雷霆,在140秒的时间里成功穿越千度火路。对比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池包直接燃烧70秒,风行雷霆以整车级燃烧140秒的安全试验,将行业电池安全测试标准体系的发展推向新高度,为检验电池安全技术贡献新的参考价值。
经过连续三项测试,结果显示,铠甲电池的电池舱全程无渗水、无短路、无起火、无爆炸现象。
搭载铠甲电池的风行雷霆之所以能顺利通过“驭电闯火路”极限测试挑战,与四维超高防护盾技术密不可分。该技术从电芯、模组、整包到整车,如同身穿铠甲一般,四重防护加持,使铠甲电池的安全性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平。
无惧枪击的弹匣电池
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在3月30日举办过弹匣电池2.0枪击试验发布会。这个试验可以看作是国标针刺测试的加强版。具体的测试内容是,在15米处对预留射击开口的满电电池整包进行射击。子弹穿透电芯时,速度可达针刺的97.5万倍,创口直径是针刺的7-8倍,可瞬间击穿多个电芯并造成热失控和爆裂性破坏。弹匣电池遭遇枪击后,并没有发生起火和爆炸。而当测试人员的专业设备保护下拆开电池外壳后发现,弹匣电池整体结构完整,仅有三个电芯爆裂性损坏。至于热失控的情况,弹匣电池在静置24小时后温度恢复至常温。
弹匣电池之所以能经受住枪击,在于拥有超稳电极界面、阻热相变材料、电芯灭火系统等一系列安全技术,综合热失控管理能力提升了5倍,可抵抗多个电芯同时热失控带来的冲击力。
无惧卡车碾压的刀片电池
比亚迪在宣传中,提到自家的刀片电池是首个通过针刺试验的动力电池,但考虑到这个试验是在2020年发生,所以已经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毕竟现在针刺试验,已经变成了电池在出厂时的基础测试项目。
不过,今年德国知名汽车媒体Auto Motor und Sport对刀片电池的一项测试比较有意义,其将比亚迪元Plus海外版的刀片电池拆卸下来,让一台46吨满载的重卡去碾压,测试后刀片电池并没有出现漏液、冒烟、变形等问题。
总结
事实上,由于国标的存在,无论是东风风行的铠甲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还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亦或是其他车企的电池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安全性。但是,无论对于行业,还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电池安全不应该设限,应该不断朝着更高标准前进。
而从铠甲电池、弹匣电池和刀片电池最新的测试内容来看,显然铠甲电池的测试难度更高,要远远超过国标的相关技术标准。TOP Grade风行雷霆铠甲电池“驭电闯火路”极限测试挑战更符合实际场景——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零下30℃是常态,部分村镇也能达到零下40℃;夏季暴雨的冲刷和严重积水确会给电池防水性带来严峻挑战,并且水汽遇到高温刹车片,就会出现大量蒸汽;连环车祸发生时,前后车辆确实有起火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风行雷霆是国内首款公开挑战整车烈火穿越的纯电车,为行业电池安全技术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测试方式。
综上所述,铠甲电池就是现阶段安全标准最高的电池技术,这也是风行雷霆凭什么能打破新能源安全天花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