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米绕桩测试中,动力性能不再是重点,底盘和转向功力才是决定一切的重点,这也正是宝马擅长之处。在测试前的拍摄过程中,我就注意到发动机舱内位于悬挂塔顶的横向加强杆,此外后悬挂摆臂粗壮又轻巧的铝材质,再加上底盘装配的被俗称为“井字架”的防扭拉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大幅提高X1的车身刚度,从而在诸如绕桩测试这种极限驾驶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抑制因车身变形产生的操控负面影响。
除了车身和底盘上的加强措施外,xDrive四驱系统在动态性能上也对最终成绩做出了贡献,开放式的中央差速器可以根据各个车轮实时转动情况分配不同的牵引力,各个电子制动辅助系统也会根据转向、车轮转速差、横向加速度等诸多指标调整内、外侧车轮的制动力,尽量避免转向不足现象过早地出现。实际测试中,X1再次证明了其来自3系平台的身份,精准的转向性能和响应迅速的车尾与3系如出一辙,出色的悬架支撑性消除了较高车身产生的重心横向转移迟滞的问题,所有这些决定了X1超过63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这个数字虽然只比同场测试的Tiguan略高,但从驾驶感受上却完全不同,让手握方向盘的我信心十足。
虽然前面介绍了宝马诸多提升操控性能的装备和系统,然而在20米直径同心圆测试中,X1还是表现出了SUV车型的弱点。从进入圆形轨迹开始,位于车身外侧的悬架系统就承受着极大的压缩力量,随着我逐渐加大油门,车速缓缓提升,我明显感觉到X1的侧倾在逐渐加重,扁平比极高的轮胎很难分担悬架系统的压力,此刻我们只能挑战橡胶与水泥地面之间仅存的一点摩擦力了。在车速接近40公里/小时的瞬间,我明显感到X1的车头开始向更大半径的轨迹滑动,难道这就是它的极限了吗?本次测试在Thinkpad的赞助下,我们第一次启用VBOX实时显示各项动态指标的功能,副驾驶位置的小平抱着连接VBOX的X201正紧盯显示屏上的数字变化。经过三轮尝试,小平告诉我在车速接近40公里/小时时,X1的横向加速度已经达到0.93g,后来车头出现滑动后这个数字开始衰减,看来X1在这项测试中的极限已经出现,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多尝试,毕竟轮胎性能会随着测试次数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制动测试一向是宝马的强项,这一次X1同样表现得很好。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提醒站在跑道边的摄影师不要期待着X1出现明显的点头现象,因为宝马典型的紧急制动下车尾下沉是响当当的绝技,除了视觉外,这个设计对制动成绩也大有好处,因为它可以减轻前轮制动系统的负荷,同时将四轮摩擦力利用到最大限度,从而缩短制动距离。在100公里/小时制动测试中,平均不到39米的距离比多数轿车都要出色;60公里/小时制动不到14米的距离同样堪称出色。小平通过X201上实时显示的g值读数得出结论是整个制动过程中,制动力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因为反向加速度指数始终保持在-1.2g左右,也就是说无论初、中、尾段,X1的制动力都很充足。在数据后期整理时,我们还发现X1的制动性能热衰减现象也很轻微,同时呈线性分布。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测试X1的感受,我想借用哈雷某个海报里的口号——We play seriously(我们认真地享乐)。最近一段时间,宝马在全球打出了“宝马之悦”口号,所谓悦便是乐趣,乐来源于玩,而顽强地痴迷于对乐趣的追求,在我看来是X1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