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合资企业开发电动车”变成了一份指向明确的白纸黑字。“这对于上海大众研发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上海大众相关人士表示。
面对上汽:阶段性博弈成功
--> 大众汽车急于向中国政府示好的行为,也令得其合作伙伴从中获得甜头。
大众汽车与上汽集团的三项协议,还包括《关于合作开发基于德国大众最先进平台及发动机技术、面向中国市场C级别高端轿车的联合声明》及《基于最新M Q B平台新一代车型之框架合作协议》。双方签署的相关声明和协议显示,投资双方将支持上海大众引进新平台,面向中国开发一款C级别的高端轿车。
“现在大众汽车在全球都推广所谓的‘平台战略’,一个新平台不是只能生产C级车,它意味着从A 0级到C级车的生产与开发。”上海大众相关人士在解读这一协议时表示,同时,“大众汽车V W品牌本身是没有C级车的,这样意味着联合开发,如果用新平台开发高端车型,这对上海大众也是很好的补充。”
“上汽与大众汽车合作的亮点,除了导入C级别高端轿车外,最重要的是大众汽车在产品技术研发平台的开放。”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
面对子公司:重新定位南北分工
在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看来,上汽产品布局中缺少高端车型布局,而高端产品带来的利润颇丰。
为平衡奥迪作为高端车型带来的“南北”差异,2004年,途安在上海大众投产,成为第一款打破南北大众分工的车型,从此,上海大众不再只导入B级车,也开始向A级车拓展。这显然引起了一汽的“不满”,随后,迈腾落户一汽大众,与帕萨特同台竞争,最终使南北大众的分工模糊化。
钟师表示,“当年奥迪落户一汽大众有多种因素,显然上汽也做出了让步。”此次,上海大众共享大众汽车新研发平台并且进军C级高端轿车,也被看作是中国一汽做出的让步,是上汽集团长期与大众汽车利益博弈的结果。
“从未来看,上海大众将会坚持自我研发产品为主路线,一汽大众仍将继续引入大众原产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