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奥的斯电梯在中国频频出现故障,引发的多起事故中,最严重的导致了人员伤亡。
惨剧发生之后,面对中国多部门提出的要求其实施电梯召回的呼吁置之不理,奥的斯公司反而打起了太极,声称电梯是建筑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如果召回就必须全部拆掉,难免影响建筑物构造,因此无法像汽车一样召回。
其实,奥的斯方面看似有些道理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就在三年前,因电梯按钮遭遇核辐射污染,奥的斯方面在事件披露的次日就宣布立即进行召回。
洋品牌在产品召回上设置双重标准、搞“中外有别”的比比皆是。2010年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的丰田汽车召回门,在美国召回的车型比中国多得多;同一年,宝马在实施汽车召回时,在中国的反应要严重滞后于其在美国的动作。
如今,中国有关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对此类事件的监管,如正在计划出台的汽车三包政策,就会对汽车召回予以规范,届时汽车召回有别的事件会大幅度减少。
丰田 召回车型 中国比美国少得多
在产品召回上设置双重标准、搞“中外有别”的洋品牌可谓比比皆是。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丰田汽车召回事件,让“召回”二字成为当年的“年度关键词”。
2010年2月,丰田汽车因油门踏板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召回问题车辆。在这次事件中,丰田在美国召回的车型有8种,而在中国只有一种。
宝马 召回时间 中国滞后于美国
无独有偶,去年10月1日,一则宝马召回公告再次引发了洋品牌在产品召回上搞“中美区别对待”的争议。由于刹车制动液存在泄漏隐患,可能影响刹车的效果,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当时宣称,在全球范围内召回35.08万辆轿车,包括宝马5、6、7系轿车和5800辆劳斯莱斯,所涉及的召回车辆均使用V8或V12发动机,生产日期跨度为2002年至2010年。
然而,截至10月底,宝马中国尚未主动通过官方渠道对此次召回情况向中国车主进行说明,例如:召回是否包括中国市场;如果包括,从何时开始等。
今年8月,宝马在中国召回5系车GT(535i、550i)的时间滞后于美国市场一个月,有消费者指责宝马汽车忽视中国市场,在此次召回事件中,差别对待中美消费者,歧视中国车主。
未来预测
出台“汽车三包” 召回有别将减少
据了解,我国从2001年开始研究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2004年出台了第一部实施召回相关的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7年召回范围从汽车扩大到家电、儿童玩具和食品。
但是,相比国外遇缺陷产品召回企业会提供备用产品、召回同时还提供资金赔偿等为消费者着想的做法,目前国内产品召回中消费者还处于明显弱势,存在服务叫不应、缺陷难认定、赔偿谈不上、召回不彻底等问题。
在惩罚措施上,美国政府对有过错企业的惩罚标准,是以“亿美元”为单位计算;而根据中国目前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罚款最高限额只有3万元。但将来,随着中国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这类事件会大幅度减少。
发达国家召回制度也发达
日本:三种解决手段齐发力
目前日本有《消费者产品安全法》、《电气产品和材料安全法》、《家庭用品含有有害物质管理法》等5部法律,授权有关部门责令制造商对缺陷产品负有实施召回的义务。
日本在处理大量与缺陷产品有关的公共安全问题时,司法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分工比较明确,体系比较完备,三种方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了解决缺陷产品问题的比较成熟的机制。
英国:召回部门分工细致明确
英国政府所制定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中,对伪劣、污染、有毒和有害产品的召回政策都有专属规定,细致而且清楚。
英国具体分管产品召回的部门分工细致明确,电子产品、食品、药品、医用设备、汽车等产品的召回,各有专门的部门来分管。消费者面对问题产品时有章可循,有地说理。
美国:产品召回需高额赔付
在美国,企业一旦要进行产品召回,付出的经济代价相当沉重,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管理及时和惩罚力度强,使得企业不敢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上掉以轻心。
据《华尔街日报》测算,在去年2月丰田汽车召回令下达后的短短两个月内,丰田在美国市场上花费了近50亿美元的费用,这其中包括高达11亿美元的诉讼费以及为了挽救市场而花费的近40亿美元的促销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