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沸沸扬扬的机油乳化事件,长安汽车于3月4日召开媒体沟通会,并宣布了一项升级措施,方案包括重新设计缸盖罩、增加发动机舱密封条、增强保温等技术措施,以解决发动机机油加注口盖等部位出现乳化物的问题。但中国汽车质量网注意到,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长安汽车的表述避重就轻,对于消费者关心的发动机是否受损以及根据原有方案处理后车辆出现的防冻液缺失严重、动力减弱、油耗增加等问题是否会得到相应解决也只字未提。
沟通会留下三个困惑
由于没有参加本次媒体沟通会,我们只能从长安汽车官方微博以及个别网站文字直播上获得关键信息。但很遗憾,对于本次沟通会,我们和许多车主一样,感觉一头雾水,困惑多多。
其一,1月29日的方案到底有没有效?
根据长安汽车官方描述,1月14日接到第一例关于机油乳化的投诉,1月16日注意到论坛上开始热议,1月29日即发布了解决方案:更换三通管、清洗发动机。实事求是地讲,这的确称得上反应迅速。然而,中国汽车质量网接到的投诉信息显示,百多位车主在接受此方案的处理之后,机油加注口盖乳化现象并没有根除。这原本是本次长安汽车召开发布会的根本原因,然而,让人诧异的是,其高管竟然在沟通会上有如此表述:1月29前已空运了新配件到全国各地,跟踪更换配件用户,并未出现过乳化情况。
这是什么道理?如果认定1月29日的方案有效,那为什么还要出台所谓升级措施?
其二,召回的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
长安高层在会上表示: 1月29日实施的机油乳化解决方案,我们已经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正在按照召回程序实施主动召回。按照这句话的理解,一旦召回申请获得批准,那解决方案应该还是1月29日发布的那一套,那么,3月31日开始实施的所谓从北到南的市场活动跟召回是什么关系?
其三,车主反映的诸多后遗症,到底存不存在?
按照长安汽车高层的说法:2月26日,验证的最终结果显示,该方案(指1月29日的方案)已经达到国际品牌中上水平,并且对整车热害、振动噪声、动力性、经济性等均无影响。此说法等于完全否认了百多位主反映的按照厂家方案解决后车辆出现的防冻液缺失严重、动力减弱、油耗增加等问题的存在。
然而,暂且不论一些汽修专家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已经明确表示“更换外置旋风仓三通管的处理方式不可取”[详情可见:CS35机油乳化投诉升级 长安表示可能召回],对于迄今为止,通过中国汽车质量网投诉平台实名反映车辆出现了后遗症的百多位车主而言,他们的意见真的属于无病呻吟?这种判断是否太过草率?
令人困惑的是,这样一个媒体沟通会,竟然没给媒体对此问题进行交流提问的机会;而且,很多参加沟通会的媒体本来就没有关注过这一问题,也根本没有兴趣,避重就轻,难道这才是沟通会的目的所在?
发动机受损问题被回避
不仅如此,在仔细研读了沟通会的相关内容后,我们发现,之所以出现了一些看似逻辑混乱的说法,根源在于长安汽车的文字游戏。
事实是,长安汽车本次沟通会主要是想发布三个要点:第一,1月29日的方案已经有效解决了发动机内部机油乳化的问题;第二,为了解决机油加注口依然还存在的乳化现象,出台了重新设计缸盖罩等升级措施;第三,现在生产的产品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但长安汽车不想让媒体过多关注CS35发动机内部机油乳化问题,而希望通过偷换概念将本次发动机机油乳化的危机简化成机油加注口的机油乳化问题,这才有了很多看似逻辑混乱的表述。
因此,虽然长安汽车在整个机油乳化风波中反应并不慢,也出台了延保这样值得称道的措施,但是,就是因为不敢直面机油乳化是否已经导致大批车辆的发动机受损,而使很多车主依然不能满意。我们希望长安汽车能尽快公布相关数据和论证结果,在已经完成所谓切换的7237台车辆中,有多少车辆属于发动机内部机油已经乳化?相关车辆的发动机是否正常?
从沟通会结束后很多车主的反映看,大家的不满和困惑依然存在,这显然不是一个沟通会所能解决的,需要长安汽车继续做更多扎实的工作。
而本次沟通会出台的升级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机油加注口乳化问题,我们只能耐心等待了,毕竟气温已经升高,乳化的外部条件已然得到极大改善。祝大家好运吧!